查看原文
其他

经典诠释与生活旨要:一场机锋灵动的《阴符经》讲座

李刚 福建省传播学会 2021-02-06





经典诠释与生活旨要

—— 一场机锋灵动的《阴符经》讲座


20181019日晚七时开始,厦门大学图书馆323区域研究资料中心,厦门大学哲学系张永宏博士后主讲了“经典诠释与生活旨要:基于《黄帝阴符经》的考察”主题讲座。本场讲座由厦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谢清果所长组织并主持,厦门大学图书馆周建昌馆长倾力支持。本讲座为中华文化与传播大讲堂第35场、宿沙讲坛第51讲、厦门大学文化讲堂第335期。

谢教授在介绍本场讲座的缘起时,首先告知诸位听众,本场讲座为厦大传播研究所、厦大图书馆和中盐金坛协同打造的学术讲坛。接着恭喜厦门大学图书馆周建昌先生主持的文化讲堂荣获“福建十佳社科基地”第一名。然后谢老师介绍了主讲人张永宏博士后倾力研究《阴符经》数年,不仅学问扎实,并且实践能力突出,同时还具有多才多艺,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学术人格魅力。对于本场讲座的对象——《阴符经》,谢教授认为这是一部虽然不是很长但却影响深远的经典之作,其所包含的“天人合一”的思想蕴含着深刻的中华传统智慧,值得我们去认真全面地解析这部经典的义理奥妙。

张永宏博士后在讲座一开始先谦称自己的研究仍存在不足,本场讲座作为一次阶段性理解和研究的汇报,希望和大家一起通过对《阴符经》这部经典的诠释解读,来触发我们对生活世界意义和意味的领悟。讲座分为三部分:一是经典与生活——基于汉字文化学的解读;二是《阴符经》的问世——基于李荃序的剖析;三是《阴符经》导读——基于生活世界的考察。

张永宏博士后在讲座中引用了诸多的经典文献以及考古图片,增加了讲座的形象性与生动性。例如在引用《大戴礼记》中对“虫”字的理解时,他就通过“闽与蜀”相关图片,导入了汉代的丝绸文化,再通过古人类迁移路线图,确认丝绸之路对文化传播与交融的作用。而通过对蚕吐丝的符号意义阐述,将宇宙生化的力量与《阴符经》所描述的“观天之道,执天之行,尽矣”相呼应。纵观整个讲座的过程,这样得心应手的文化契入点信手拈来,机锋灵动,思如泉涌。

张永宏博士后还在讲座中分别讲解了《阴符经》三个组成部分,即神仙抱一演道章、富国安民演法章、强兵战胜演术章,重点阐释《阴符经》“克”观念与“机”观念。一方面,通过援引李荃、吴筠、程颢、吕坤等大家的注解,诠释经典;另一方面,通过织锦、术数、水火、籴粜平仓等生活情境导入,发掘生活要旨。两方面结合,在保持浓厚的学术气息的基础之上,极强的增进了讲座的趣味性。不知不觉,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悄悄而过。

在讲座问答环节,关于现场师生观众提出的“见之者昌”与“现之者昌”意涵的异同及转化的可能性问题;当代网络文学作品中对《阴符经》使用规范性之意见的问题;以及君子与小人间对比转化问题,张永宏博士后都给予了积极而清晰的回应。

讲座结束后,在场师生与讲座嘉宾一同合影纪念。

(撰稿人:李刚   博士生)




讲坛主持人谢清果教授向师生们介绍张永宏博士后


讲座中的张永宏博士后


现场合影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